top of page
person-typing-laptop-keyboard-businessman-working-laptop-he-is-typing-messages-colleagues-

資訊集合

News & Insights

你知道嗎?你明明很棒,卻為什麼沒人記得你?論品牌內容策略的挑選原則


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,注意力爭奪戰打得如此激烈,所有品牌不斷努力經營,天天推陳出新精心設計的訊息,每天都不斷說話,但為什麼還是只有少數幾個品牌、幾個帳號、幾句話能被記得?世界不缺內容,而是缺「值得記得的內容」。

有人會說是因為他們故事很好,故事好讓聽眾記憶強這是肯定的,對我來說,我永遠記得 Under Armour 一款激勵人心的廣告。但只有「故事性」一途嗎?有時候商品單價低 / 剛需大 / 汰換頻率高,這時候說故事就未必是最有效的,品牌想獲取的「目標情緒」應是衝動而非感動,這時最適合的另一種戰略是「轟炸」。

兩種策略都非常有用,可是品牌該在什麼時候選擇策略呢?這篇文章幫大家作出比較。


故事讓人記得更久、愛得更久

當你想建立一個「有溫度、有深度、值得信任」的品牌形象時,故事是你最好的起點。

好的故事能夠輕易刻進記憶。它有情節、有角色、有情緒,讓觀眾不是「接收訊息」,而是「參與情境」。


轟炸是一種戰術

「轟炸」是很另類的記憶工程,在短影音問世之後就徹底拉低轟炸成本,成為許多小品牌或個人。當產品無明顯差異、品牌初期無辨識度、受眾決策快、單價低,你就需要打進人腦、搶佔注意。這些廣告可能毫無情節,觀眾看完也無所謂喜不喜歡或是強記憶度,但共通點就是你總是會滑到它,不管你的興趣嗜好是什麼。


故事型記憶 vs 轟炸型記憶比較表

那我該怎麼選?

你可以這樣理解:

故事,是蓋品牌資產用的,有投資的性質,有些行動不會短時間發生。

轟炸,是打聲量的即戰力,重視立即的促成行動。

選擇說故事的情境包括:建立價值、差異化、面對思考型受眾。

轟炸適用於:限時活動、導購轉換、無辨識度的新產品。


工具:內容策略選擇表 Story vs Bomb Toolkit

確認之後,就可以決定策略並選擇合適的素材格式來操作了。


你想「讓人怎麼記得你」?

如果只賣一次,你也不在乎累積不累積,那就轟炸。如果想讓人找你第二次,那就講故事。

交叉運用也無妨,但是比例要依照自己的業態和產品來衡量。

選擇對了內容戰術,你就能用記憶換來信任,用內容,換來消費者心中的一席之地。

bottom of page